全球56间机构开放合作,还有全新博士论文奖学金!北山堂基金接受申请
本文由北山堂基金授权发布
北山堂基金为香港已故知名慈善家利荣森博士于1985年成立的慈善机构,基金以推动中国文化艺术为己任,亦积极支持教育项目。
在北山堂基金相关网站上,关于“愿景与使命”,能读到如下表述:
愿景:增进人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欣赏。
使命:提升中国艺术与文化领域的专业知识水平。
多年来,基金为国内、外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博物馆、文化艺术组织提供资助,购藏艺术品及支持中国艺术项目,并捐赠奖学金赞助学生进修中国艺术及文化课程。
经北山堂基金委托并授权,展玩特别发布北山堂基金两大资助项目的开放申请消息。
北山堂基金主要策划及资助项目之一 2022/2023「利荣森纪念交流计划」现已公开接受申请(截至2022年1月31日)。本项目创立于2008年,旨在资助全世界年轻有为的中国艺术博物馆专业人员和中国艺术史学者,赴境外博物馆或学术机构进行为期4至12个月的研究和交流项目。自2009年起,共已资助60名学人参与多项展览策划及研究项目,并获得相关博物馆专业指导。
同时,2022年北山堂基金将开启一项全新的计划——「北山堂博士论文奖学金」,目前也已开放申请。本计划将资助优秀的博士候选人完成其最后一年的论文写作,其论文题目须与中国传统艺术有关,计划旨在支持新进学者进行重要研究,借以拓展和加深我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计划开始推行的第一年(2022)将全年接受申请,2021年12月17日(周五),还将在线上(Zoom)举行该计划发布会暨讲座。
北山堂基金近年于中国文化艺术领域主要策划及资助项目包括:
1) 设立「利荣森纪念交流计划」,旨在资助全世界年轻有为的中国艺术博物馆专业人员和中国艺术史学者,赴境外博物馆或学术机构进行为期4至12个月的研究和交流项目。北山堂除了是此项目的资助人,亦负责这交流计划的遴选及统筹工作。计划目前与56间伙伴机构合作,包括史密森学院属弗利尔与赛克勒美术馆、大英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和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等。自2009年起,本计划共资助60名学人参与多项展览策划及研究项目,并获得相关博物馆专业指导。
2) 赞助「博物馆专业培训工作坊」,为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具工作经验的博物馆中层人员提供为期两周的专业培训和深入交流。工作坊自2013年起由北山堂赞助并参与策划,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主办,培训内容包括专家演讲、案例交流、策展练习及香港与外地展览实地研讨。自2019年起,工作坊更名为「博物馆专业交流项目」,至今过百位两岸四地的学员受益。
3) 举办「中国艺术博物馆论坛」,为「利荣森纪念交流计划」的参与机构及获奖学人提供定期交流平台。论坛两年一度,旨在促进东西方学术交流,加强馆际合作。每届论坛皆由北山堂提供资助并与不同地区博物馆合办。往届合办博物馆包括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 (香港,2009) 、西雅图艺术馆 (西雅图,2011)、上海博物馆 (上海,2013)、大英博物馆 (伦敦,2014)、故宫博物院 (北京,2016),以及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多伦多,2018)。
4) 提供津贴及资助大学、博物馆、学校及非牟利机构举办有关中国文化艺术活动。例如学术研究、展览、学术研讨会、学术出版,以及有关艺术推广或博物馆教育的活动。近年获北山堂资助的重要项目包括芝加哥大学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项目 (美国)、大英图书馆国际敦煌项目 (英国)、德累斯顿国家博物馆藏馆德累斯顿瓷器研究计划 (德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中国图像志索引典(英国)、史密森学院属弗利尔及赛克勒美术馆 (美国)、迪美博物馆 (美国) 、亚洲协会香港中心 (香港) 艺术展览图录。
5) 资助学生前往海外修读有关中国艺术史研究院课程。
利荣森博士(1915 -2007)是北山堂基金的创办人,他同时是香港著名的慈善家,一生为推动中国文化艺术作出贡献,历年来资助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博物馆及文化组织,推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
利博士毕生热爱中国文化艺术,爱好文物收藏,支持成立香港中文大学,并于七十年代倡议建立中国文化研究所及文物馆。利博士于1985年成立北山堂基金,并以赞助中国文化艺术及推动教育发展为基金宗旨。多年来,北山堂基金为国内、外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博物馆、文化艺术组织提供资助,购藏艺术品及支持中国艺术项目,并捐赠奖学金赞助学生进修中国艺术及文化课程。
「利荣森纪念交流计划」为北山堂基金于2008年以纪念已故创办人利荣森博士而设立。为延续利博士对推广中国艺术的热忱和抱负,本计划设立以:
· 促进传统中国艺术史研究以及国际博物馆交流;
· 透过支持博物馆专才及学者到海外之博物馆或机构进行研究、合作项目及接受培训,促进其个人专业发展。
本计划旨在资助优秀的博物馆人才及中国艺术及文化研究学者,赴境外博物馆或学术机构进行为期4至12个月的研究和交流项目。计划曾资助的范畴包括中国艺术史研究、展览策划、考古、文物修复、博物馆管理及博物馆教育等。
本计划现有56所于世界各地之参与机构,过去十二年,为60位学者及博物馆专才提供交流,培训及专业提升机会。计划资助包括交流相关双程机票、签证费用、医疗保险、住宿以及生活费用。
国家/地区 | 城市 | 参与机构 |
澳洲 | 悉尼 | 新南威尔士艺术馆 |
加拿大 | 多伦多 |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
中国 | 北京 |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
首都博物馆 | ||
故宫博物院 |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 ||
长沙 | 湖南省博物馆 | |
成都 | 四川博物院 | |
广州 | 广东省博物馆 | |
广州博物馆 | ||
广州艺术博物院 | ||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 ||
杭州 | 中国丝绸博物馆 | |
浙江省博物馆 | ||
南京 | 南京博物院 | |
上海 | 上海博物馆 | |
沈阳 | 辽宁省博物馆 | |
天津 | 天津博物馆 | |
武汉 | 湖北省博物馆 | |
西安 | 陕西历史博物馆 | |
香港地区 | 香港 |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 |
文物修复办事处 | ||
香港文化博物馆 | ||
香港海事博物馆 | ||
香港艺术馆 | ||
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 | ||
台湾地区 | 台北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英国 | 剑桥 | 费茨威廉博物馆 |
爱丁堡 | 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 |
伦敦 | 大英图书馆 | |
大英博物馆 | ||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 ||
牛津 | 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 |
美国 | 柏克莱 | 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美术馆与太平洋电影资料库 |
波士顿 |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 |
布鲁克林 | 布鲁克林博物馆 | |
剑桥 | 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 | |
芝加哥 | 芝加哥艺术学院 | |
克里夫兰 | 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 | |
丹佛 | 丹佛美术馆 | |
堪萨斯城 |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 |
明尼亚波利斯 | 明尼亚波利斯美术馆 | |
纽黑文 | 耶鲁大学美术馆 | |
纽约 | 亚洲协会美术馆 |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
纽瓦克 | 纽瓦克博物馆 | |
费城 | 费城艺术博物馆 | |
塞勒姆 | 迪美博物馆 | |
三藩市 |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 |
西雅图 | 西雅图美术馆 | |
华盛顿 | 国家亚洲艺术博物馆,佛利尔及赛克勒美术馆,史密森尼学会 |
*排名不分先后
2022/2023利荣森纪念交流计划现已公开接受申请。
申请截止日期:香港时间2022年1月31日
第 1 步: 申请资格
申请人须持有中国艺术史、博物馆管理、考古、文物修复、博物馆教育、博物馆学或相关专业之学士学位或以上资历。 本计划资助的范畴包括,但不限于: 1) 博物馆藏品研究; 2) 筹划中国艺术展览;及 3) 接受博物馆专业培训,如博物馆管理、藏品登录、修复、教育、展览设计及资讯科技等。 访问学人必须全职驻留惯常居住地以外之博物馆或机构进行四至十二个月的交流。 申请人应掌握拟前往国家之语言。 申请人的年龄及国籍不限。 为鼓励西方博物馆支持具潜质的馆员参与本计划,获选访问学人的所属博物馆有机会获发薪酬资助,以另聘人员暂代获选访问学人的职务。资助金额将按需要及个别情况而定。 本计划并不资助修读课程、学位论文研究及论文资料搜集。
第 2 步: 联系计划办公室
本计划资助申请者前往56家参与机构进行交流。申请前往非参与机构亦会纳入考虑。提交申请前,申请者需告知计划办公室拟申请机构及透过电邮提交以下文件至 jslfp@beishantang.org: 1) 个人简历 2) 交流计划书包括 a) 计划目标; b) 计划内容; c) 交流时间分配;及 d) 简述计划与个人专业发展或研究的关联。
计划办公室会提供申请机构之联络资料予申请者作进一步沟通。 如申请人现于惯常居住地以外之国家短暂生活,并考虑于当地进行交流项目,除计划资料及个人履历外,申请人或需额外提供现于国外生活之原由及未来计划(如有)。
第 3 步: 联系参与机构
建议申请人最少在截止申请日期前一个月与参与机构联络。如临近截止申请日期前提出查询,或未能提供交流计划内容及履历,申请或会被拒。
申请人可于此阶段与多于一所参与机构接触,但建议最多限于三所机构。
申请人需与参与机构讨论计划内容是否符合双方目标。参与机构会审慎考虑每个申请,若认为不合适,会拒绝接受申请,参与机构没有责任提供拒绝申请的原由。
若申请人希望申请前往非参与机构进行交流,申请人需自行向有关机构索取邀请函,以示它愿意成为你的接待机构,并提供交流期间所需的支援及协助。该邀请函正本需由有关机构直接电邮至 jslfp@beishantang.org。
第 4 步: 提交申请
申请者需提交一份「申请书」及邀请两位推荐人撰写「推荐书」。相关文档可于「利荣森纪念交流计划」官方网站下载。申请资料需以中文或英文撰写。 「申请书」及「推荐书」均需要于截止申请时间前,以电邮方式发送至jslfp@beishantang.org。「推荐书」需由推荐人直接发送至上述电邮邮址。 延迟或传真递交之申请将不获受理。本计划将以电邮方式确认收悉申请人申请。
第 5 步: 遴选
初步入选的申请人将获邀于五月进行面谈。计划办公室将确保入选申请人接获面谈邀请通知。
初步入选的申请人需向计划办公室提供交流预算。
第 6 步: 公布奖项
本计划办公室将于六月联络所有申请人公布申请结果。
获奖结果为本计划委员会最终决定。获奖或落选原因将不会提供。所有申请状况、获奖或落选的查询将不会受理。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报名参与发布会暨讲座
申请人必须为在读博士候选人,其论文主题必须与中国传统艺术有关。
获奖者必须在奖学金期内全职进行论文写作并完成论文,资助时间上限为12个月。
有经济需要之优秀申请人将获优先考虑。
申请人不得同时获取任何其他奖学金或助学金。
申请人的年龄、国籍及性别不限。
获奖者只能获得一次奖学金,且不能再次申请。
于计划推行第一年,将会全年公开接受申请,不设截止申请日期。 申请人须提交以下资料: 1) 填妥的申请表及有关附件 2) 两份 推荐表,其中一份必须由申请人的论文导师填写; * 申请表及推荐表可前往「北山堂博士论文奖学金」官方网站下载
所有申请资料必须以电邮方式发送至 dtg@beishantang.org 标题为「北山堂博士论文奖学金(您的全名)」。推荐表需由推荐人直接发送至上述电邮邮址。 收到申请人的资料後,本计划将以电邮方式确认。
本计划将根据研究计划之学术价值、研究时间表的可行性、申请人之论文导师和推荐人所提供的推荐信,以及申请人的经济需要进行评估。
奖学金期限和金额由遴选小组根据论文项目的主题和拟议的时间表逐案决定。
本奖学金办公室将于接收申请后3个月内透过电邮发出申请结果通知。